首页

深圳惠州妍妍s女王17部全部视频

时间:2025-05-25 10:40:15 作者:中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浏览量:5825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被国际认同理解?”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建议,从战略高度谋划构建新时代国家文化形象标识体系,助力文化符号对外传播。

  舒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一系列重大活动为契机,向世界讲述中国开放包容的理念。文艺工作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也推出了一批体现新时代中国精神力量和价值观的作品。“比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亮相的大型景观艺术作品《丝路金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赵州桥为原型而创作,凝聚了‘五大特性’的巨大能量,获得了国际主流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符号,为建设构建国家精品文化形象标识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舒勇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构建国家精品文化形象标识的重视和研究,集中力量推出一批能彰显中国气质的国家文化形象标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舒勇认为,构建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符号标识,这项工作与我国对外政治、经济、外交等密切关联,应加强对构建国家文化形象标识的重视和研究,明确其在党和国家文化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定位,将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形象标识作为重要文化战略,作为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力抓手,推出一批能凸显中华文明精髓的国家文化形象标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舒勇说,对外文化传播是长期、复杂的工作。构建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符号标识需要有丰富的内涵支撑,不仅要推出标识,还要通过一系列配套推广方案,带动标识“走出去”,让世界感知、熟知。

  “以国家力量集中主流媒体,全面系统地对能彰显新时代中国气质的国家文化形象标识等新的文化成果进行持续传播,在不断地传播与反复使用中,让这些文化标识深入人心。”舒勇建议,应对具有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代表新时代精神的作品做出认定、推广,让其得到可持续性和系统性使用发展,不断宣传国家文化符号,积极为国家文化符号传播使用提供场所、场景,使其扎根基层沃土,润化民心,成为提升对外传播效率的有效途径。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青年福建沙县逛古街观灯光水幕秀:盼更多文化交流

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文保介绍,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山西形成了从研发投入、激励考核、人才引培、容错纠错等多层次制度体系。

杭州高新区(滨江)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上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光勇介绍,目前合作社种植基地水果面积近700亩,其中柰李400余亩、水蜜桃200余亩,今年鲜果水蜜桃产量100余吨,柰李预计达125吨,合作社经营总收入可达350万元左右。

世界民众如何看中国?经济强国认可度最广

4月10日下午,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成都的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举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率领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港方访问团与四川教育界代表进行交流。

68个国家和地区齐聚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启幕

这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确定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特别是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集成化、具体化,把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在一系列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化。全会同时也进一步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从而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关改革的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今冬首场寒潮来袭!大范围雨雪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中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扩展项目,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达59处,居世界前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